English Version

一盞秋燈夜讀書

劉禹錫 (772-842年) ,中唐時代著名詩人,文學名家。他善用隱喻,其詩弦外有音,含意甚豐,每每發人深省。其中一首詩寫他被貶瀟湘(今湖南省舊稱)時,與舊友相敘,那時他謫降閒職,在瀟湘荒蕪之地生活簡樸,詩*中兩句寫道:

數間茅屋閒臨水,

一盞秋燈夜讀書。

詩中描繪了一幅夜抱書卷、安寧獨讀的美妙圖畫,教我想起1970年代末我在加拿大西安大略攻讀博士學位的光景。那時我不僅研讀有關統計學的書籍和論文,還廣泛涉獵科學、戰爭史、哲學、基督教靈修學和宗教研究等範疇,手不釋卷。獨自在海外升學有時也不免感到孤寂,書本自此便成為了我的摯友良伴。與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心靈連通,那感受給我力量忍耐艱困,繼續前進。

自二十多年前我開始肩負學系管理職責以來,一直在多個學術行政崗位上盡力做好被委派的各項工作,現為本校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由於職務羈身,我難以騰出長時間來讀書了;然而,間中讀到一本好書仍會令我精神一振。現今世代,知識與日俱增,迅速膨脹,我們身為學者急需盡量抽空,勤讀好書,擴闊視野,提升層次,也借此撇開繁華喧鬧,給自己片刻心安神寧。

忙碌的現代生活容易使人情緒波動,心浮氣躁,難以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書本以外,現今很多人藉着各種不同的正念練習重拾平靜的心境。健康與體育學系的黃茗瑜博士從精英泳手轉型成為正念教練,多年來練習「正念自我關懷」。她在本期院刊和我們分享她怎樣透過自我關懷的練習,更深入了解內在自我,以及這種練習如何讓她心平氣和。

強健的體魄跟安穩的心境同樣重要,透過恆常的體育鍛煉,可以保持身心健康。近年來,香港運動員傑出的表現令公眾燃起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這期院刊訪問了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何家騏博士和健康與體育學系周志清博士,他們分享了對香港體育發展的看法,談及運動員賴以成功的因素,以及我們應該做些甚麼來讓香港體育再創高峰。

在最近的國際比賽中大放異彩的運動員當中不乏教大的學生,這些教大精英運動員全都是健康與體育學系的同學,他們經歷刻苦訓練,為的是在比賽中迸發光芒。在本期院刊中,幾位精英運動員與讀者分享他們在杭州2022亞運凱旋的片刻。此外,獲頒校長榮譽狀的四位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同學和取得友邦獎學金的兩位學生也談到怎樣兼顧學業成績、品格培養和社會服務,使大學生活平衡得宜。

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的伍鳳嫦博士專研跨境移民及遷徙現象,備受推崇,目前正進行一項由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領導的大型跨國移民研究。她有新聞學的底子,在暢談她現在的研究工作時指出,成功的研究必備三項要素:有敏銳的觀察力,對手頭的研究滿懷熱情、及對真理矢志追尋。

每年冬季,畢業生都會回到校園,慶祝他們經年勤學所取得的成果。我祝賀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所有剛畢業的同學,願你們一帆風順、事業成功。2023年9月,一班投身社會數年的前社會科學系**校友也回來校園,他們在分享會中指導學弟妹如何選擇能發揮潛能的職業,並就怎樣在職場上有所作為給予建議。請翻閱本期Community Voices 欄詳讀他們的分享。

我們讀書求知識,也從現實生活體驗、出訪遊歷,和與別人思想交流而有所增益。2023年10月,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約30名同學與他們的老師 Matthew D. Thibeault博士,在本港老牌現場音樂表演場地之一The Wanch演奏即興音樂,體驗即興演奏和參與式音樂的力量。2023年12月,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的學生前赴日本東京參加海外實地學習,透過參觀博物館,參與研討會和作實地考察,他們對日本的都市發展、其最新的環保科技和日本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學院在未來數年將要面對一些挑戰,包括質素保證局第三輪審核、2025-28年三年期規劃工作建議書,及非本地本科生入學配額擴大至40%。應付這些挑戰,我們需要下定決心,不怕艱辛,也需要頭腦清晰,專心一志。數間茅屋閒臨水,一盞秋燈夜讀書,這樣的情景讓人感到從容寧靜,不但助人總結經驗,提升智慧,更可激發思考,讓我們能更具創意地去克服未來的挑戰。

龍年快到了,我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學院的貢獻,並祝各位闔家安康,一團和氣,在新的一年事事順利,工作愉快。

龍年進步 !

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李偉強教授

 

註:

*「數間茅屋閒臨水,一盞秋燈夜讀書。」二句,是摘自劉禹錫《送曹璩歸越中舊隱詩》一詩。全詩如下:

行盡瀟湘萬里餘,少逢知己憶吾廬。

數間茅屋閒臨水,一盞秋燈夜讀書。

地遠何當隨計吏,策成終自詣公車。

剡中若問連州事,唯有千山畫不如。

**2023年7月1日,原社會科學系和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合併成為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

(中文翻譯:陳敬泉)